![]() |
(楼主)找学校
2020-02-20 15:42:10 |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多小伙伴对于戏曲非常感兴趣,很想了解这些戏曲人物的知识,那么今天保定艺术学校的老师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国戏曲的种类!
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的。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流行全国,影响大、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了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创造了许多程式性的表演动作。演唱时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京剧艺术体系,对各地剧种影响很大。
江南流行较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之一。发源于浙江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是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发展而成的。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
安徽省地方剧种,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初以演出“两小戏”、“三小戏”见长,后受青阳腔和徽调影响,逐渐发展为演出完本大戏。它的唱腔保存民歌本色,委婉动人,在表演上保持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
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保定艺术学校,2008年4月,被省剧协授予“青少年戏曲培训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基地”,2013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命名为“全国戏曲小梅花培养基地”;2015年应邀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与演出。自1999年起连续十余年参加央视春晚或戏曲晚会的录制,每年的毕业生有的升入大学深造,有的被全国各地的剧团、艺术团、艺术院校争抢,在全国艺术教育领域具有很好的声誉。
1、凡应、往届中、小学毕业生均可报名,面试后择优录取,额满为止。
2、应、往届小学毕业生,学制6年;初中未毕业学生,学制4年,初中应往届毕业生学制3-4年。
1、戏曲表演专业享受国家免学费;
2、国家级贫困县(保定市为涞水、涞源、易县、阜平县、曲阳县、唐县、顺平县和望都县)生源及其他县区的低保生可享受4000元的助学补助;
3、持有《扶贫手册》家庭的学生依政策每年可享受建档立卡850元补助;
4、保定市18个县学生依政策享受国家“雨露计划”家庭补贴(每人每年3000元)。
1、新生报名先填写报名登记表,在填报专业时请填报两个以上的专业,以便根据学生本人实际条件和专业报名数量进行调配。
2、考生须持户口本首页、户主页、本人页、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三张。
保定艺术学校报名须知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二)国家免学费及助学补助
(三)报名注意事项
中国戏曲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曲种,保定艺术学校为大家介绍的这些曲种只是我国梨园大舞台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曲种等着你去了解和探索!如果你也对我国戏曲颇感兴趣,也想将我国戏曲传承下去,就赶快到保定艺术学校学习吧!